如果你對於自己可能成為HIV感染者(以下簡稱感染者)、你剛確知是感染者,或者你對於感染者服用所由的雞尾酒療法並不是這麼清楚,那麼今(2015)年剛出來的一份研究報告,可以讓你參考:
START is STOPPED: Study Confirms HIV Treatment is Beneficial for All, Even Those With High CD4 Cell Counts
也許你的英文不是這麼好,那麼也有人火速地將文章用白話的正體中文說給你聽了: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notes/charles-s-chen/治療是最佳的預防/10152813958001717
是啊! 作為一位感染者,日子也許多了那麼一點不便,但是服藥這件事情比起其他慢性病來說,可能不會太困擾。因為一個糖尿病患者,他一天要吃控制血糖的藥可能不會是只有一次、一次一顆,可能是一天兩到三次,一次一到兩顆;但一位感染者,一天大概就是一到兩次(有的人只需要睡前吃就好了),一次服藥只需要一到兩顆藥丸就搞定了,乍聽之下,似乎就小贏了糖尿病患。
就體液中可能會傳染病毒來說,只要你測不到病毒量,那你跟一般非感染者幾乎沒有什麼差別。什麼是病毒量測不到? 就是一位感染者開始服藥後,在三到六個月之內,他體內的愛滋病毒數量會降至目前檢驗儀器物理限制之下(病毒量20-40 copies/ml),就是測不到。我們通常還是會提醒病友要注意安全性行為;如果會有注射行為(通常是娛樂性藥物),一定要用乾淨的針筒跟針頭。這一方面不只是讓別人免於被我們感染的風險,甚至是不要讓自己被有抗藥性的HIV感染,而使得目前的雞尾酒療法處方組合失效。所以還是要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哦!
「病毒量測不到」,這是感染者努力按時服藥的成果,讓HIV不再攻擊CD4免疫細胞。我開始工作接到的第一個陽性個案,從他發現自己是感染者到第一次知道病毒量測不到,根本不超過三個月的時間。如果一位感染者讓他體內的HIV低到測不到病毒量了,跟你我看來都一樣正常健康,你有辦法區分他跟我們的不同嗎?如果他看來跟我們都一樣,那麼他到底有什麼可怕的?
通常我們在醫療院所,有三種疾病會因為透過體液交換而造成每個人都會有感染的風險,各別是HIV、B肝(Hepatitis B Virus,HBV)與C肝(Hepatitis C Virus,HCV)。HIV可以透過穩定服藥而達到病毒量測不到,但是有的人卻打了疫苗卻還是成為B肝帶原者、打針吃藥卻還是一直測得到HCV的病毒量。我常會問人們:「如果我有B肝你會看得出來嗎? 如果你看不出來,你會害怕我有B肝嗎? 如果你不怕有人會傳染B肝給你,你為什麼要怕那麼一個病毒量測不到的感染者呢?」
「病毒量測不到」,從病毒學跟免疫學的角度來看,是原本孱弱的免疫系統,終於可以擺脫十萬大軍(有的人可能百萬、甚至是千萬大軍的病毒量,當然也有人病毒量很低,才只有幾千而已)的威脅,可以重新把CD4免疫細胞的數量慢慢補回去,於是一個人的免疫力得以重新建立起來,免於被其他傳染病或伺機性感染的威脅。
有些病友會覺得,我只要等到快發病、或真的發病再吃藥就好,但這個時候往往已是病入膏肓,你要重新回到原本未發病、未感染的狀態,需要花極長的時間,短一點可能是五年,長一點可能十年都不夠,而一直面對各種伺機性的感染,不談那些常聽到的白色念珠菌、卡波西氏肉瘤,可能你家水龍頭上的綠膿桿菌都讓你皮膚化膿一整個星期都好不了(一般人根本不會有這樣的困擾),更別說你還可能同時間感染了結核菌,還得吃副作用極大的抗生素好些時間。所以感染者服藥,其實是一種保持原本生活品質的必要作為,免去被微生物破壞健康的唯一選擇。
對於感染者來說,決定服藥是件大事,因為一開始吃就現在的醫學來說,那就是要吃一輩子的事情,不亞於你要跟一個人結婚還不能離婚般的嚴肅。而為什麼我們要花這麼大的力氣去證明即早服藥是好的、要苦口婆心跟感染者說你要好好吃藥呢? 正是因為我們看到即早服藥、穩定服藥對很多感染者來說,他依然交了男朋友,我的朋友一樣出國打工旅遊飛去澳洲,本來在極樂人生的人還是繼續走跳著(咦咦咦?!),也有病人順利地為人父母。吃藥這件事情,讓許多人的人生繼續走下去了,甚至是許一個願望,可以有更好的藥物治療,等到可以被治癒的一天(這連梁文音的神都做不到啊!)。
說了這麼多,希望對於還沒有開始準備好服藥的感染者朋友們,有一點心理建設:越早吃藥其實對自己或別人都是好的,不但讓自己免於發病的風險,還可以保護身邊的人們(那怕是你的家人朋友、伴侶、固炮或是一夜情、性消費對象);而如果你是對於已服藥感染者不瞭解的一般民眾,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化解你不明白這個疾病所帶來的焦慮--HIV並不可怕。